1月7日至1月22日,教育学院组织开展“实践长才干,历练出人才”大学生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系列活动。
垃圾分类我能行,绿色生活我先行

垃圾分类我能行,绿色生活我先行
1月7日至14日,教育学院组织青年学子走进家乡当地的周边社区,开展“垃圾分类我能行,绿色生活我先行”主题实践活动,进行垃圾分类情况调研及宣传活动。
活动过程中,学生深入家乡社区调研,了解了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情况,以社区居民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和普及垃圾分类知识,详细讲解了垃圾分类标识、区分厨余垃圾和可回收垃圾、正确处理有害垃圾等问题。通过此次垃圾分类调研与宣传活动,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,同时带动周围更多群众主动参与垃圾分类,养成良好习惯,提高居民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,为绿色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。
凝聚青春力量,助力乡村振兴

手绘大红灯笼
1月7日至1月22日,教育学院组织学生在家乡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,开展手工、绘画、舞蹈、声乐等实践活动,助力乡村振兴,为家乡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。
临近春节,为了让幼儿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,感受新年到来的快乐和传统年味带来的心灵归属感,教育学院学生开展“手绘大红灯笼““幸福中国年”等主题活动。通过此次活动,丰富了幼儿的传统文化知识,同时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。
寻访红色文化,传承红色基因

参观五莲党史纪念馆

参观莱芜战役纪念馆
1月7日至1月22日,教育学院学生走进五莲党史纪念馆、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、莱芜战役纪念馆、大同红色记忆馆等家乡红色文化纪念馆,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,重温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奋斗历程,铭记革命历史,传承红色精神。
一段段弥足珍贵的文字、一幅幅淡雅泛黄的照片、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,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,带领人民求独立、谋发展的光辉历史。通过一段段文字、一件件实物、一幅幅照片、一幕幕革命场景,学生们全面学习了家乡的红色革命历史。
教育学院通过返乡社会实践的形式,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充分感受家乡变化,铭记党的奋斗历程,增强服务人民、回报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。学生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、工作和生活中会努力传承红色基因,争做合格的时代“答卷人”。
(责任编辑 郭洁琳)